在喀什南疆绿洲农业科创中心产业园内智能控制大棚门口,刚刚摘下的黄瓜码得整整齐齐。
黄瓜棚的主人麦尔旦·米吉提大学毕业之后在喀什城中上了几年班,产生了想要回到家乡的想法。回到家乡后赶上了喀什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共同发起的日光温室智能化改造公益项目建设,麦尔旦便承包下了这片大棚。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目前大棚黄瓜产量已经达到了3700公斤,麦尔旦已经收入了1.5万元左右。“我以前的同学都说上了这么多年学怎么回家种地了,但是这可不是普通的种地。”麦尔旦有点羞涩地说。
这里的“种地”有什么不一样?走进绿色农业大棚,棚顶上的显示器实时呈现当下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种植户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通过控制进风量以调节棚内温度和湿度。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它的粗蛋白质含量很高,种植历史悠久,是重要的饲草,鲜嫩时的苜蓿也可以供人食用。然而野生苜蓿一年可收割期只有几个月,产业园内,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调控光照和温度,让这里的苜蓿一年可以割8茬。

科创中心的负责人刘可成说,新疆虽然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但是戈壁面积广阔制约了农业大规模发展。过去在盐碱地上种蔬果,先要大面积灌洗土地,稀释盐碱,然后先种上改良土壤的植物,几年之后土地才能大量产出。
面对这样的矛盾,怎样“造”出适合新疆蔬果种植的土壤?喀什绿洲农业科创中心的“无土栽培”试验就在这片戈壁滩上展开。据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发展实验室高级项目经理程泽南介绍,用椰糠等作为基质,依照植物长势动态自动科学调控营养液供给比例,既避免了天然土壤可能存在的病虫害和细菌威胁,也提高了作物产出率。
科创中心引进内地的一些专家开展数字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提供农林技术的示范培训,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20余个科研所,围绕棉花、现代林果业、现代畜牧业等重点产业,全力支撑新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广东科技援疆,持续助推新疆绿洲农业发展,近年来,深圳市还加大了对喀什市的农业农村援疆资金投入力度。据刘可成介绍,喀什南疆绿洲农业科创中心推广棉花的新品种、新技术,在新疆主产棉区示范种植达到了2300万亩,引进示范瓜果新品种100多个。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指尖办政务“长三角交政通”服务登陆交通银行APP
“你知道附近哪里有充电桩吗?”“您在我们手机银行APP上就可以查...
“电子竞技指导员”赋能电竞服务业创造就业新角色
5月21日,2023年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总决赛,上千万电竞粉丝关...
这是一个蹦跶着讲和听的故事会丨21读书汇·亲子悦
5月27日下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21读书汇·亲子...
重磅!兆驰晶显与诺瓦星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5月29日,全球Mini/MicroLED显示新标杆企...
精检细修确保暑运安全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
科技点亮童年安全相伴成长弘扬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