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10月24日报道,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据悉,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将作为特别国债管理。特别国债是国债的一种形式,其专门服务于某项特定政策,支持某特定项目需要。和普通国债不同,特别国债具有专款专用、用途灵活和不计入财政赤字等特点。从过往的情况看,我国新发过三次特别国债,分别是1998年、2007年和2020年。此外,还有两次续发。
此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首先,有助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实现稳增长预期。从增发的国债资金用途来看,在10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主要用于8个方向:灾后恢复重建;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用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增发国债可以很好地满足相关资金需求。更进一步看,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有望推动基建领域实物工作量加快落地,有效拉动投资,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认为,从国债发行到项目资金落地,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可能集中在2024年,预计可提升GDP0.4个百分点至0.8个百分点,将极大提振市场信心。
其次,有助于化解地方债务压力。据了解,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可以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国债的额度增加,意味着未来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的额度可能会适度收缩,有利于从总体上优化债务结构。
特别国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重大突发事件等并不是经常发生,因此要突出资金的特定用途。就像此次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是为了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后续落地过程中,需要做好预算下达工作,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持续跟踪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发挥好特别国债的作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指尖办政务“长三角交政通”服务登陆交通银行APP
“你知道附近哪里有充电桩吗?”“您在我们手机银行APP上就可以查...
“电子竞技指导员”赋能电竞服务业创造就业新角色
5月21日,2023年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总决赛,上千万电竞粉丝关...
这是一个蹦跶着讲和听的故事会丨21读书汇·亲子悦
5月27日下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21读书汇·亲子...
重磅!兆驰晶显与诺瓦星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5月29日,全球Mini/MicroLED显示新标杆企...
精检细修确保暑运安全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
科技点亮童年安全相伴成长弘扬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