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

我国是世界上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翻山越岭的渠系、结构精妙的涵闸、设计巧妙的堰堤,都是古人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地势、水源条件、生态环境等创造性地设计建造而成,蕴含着因势利导的治水智慧。
我国是农业古国,也是灌溉大国。一座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我国水利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依然为灌良田、护安澜、兴产业提供着有力的支撑。比如,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的洪泽古灌区,始自东汉,延续至今,灌区控制灌溉面积达48.13万亩,是区域农业生产、防洪安全、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灌溉工程遗产是我们研究传统灌溉科学经验和治水智慧的宝库,是现代水利建设最直观的范例。水系连通是保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举措。今年入选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充分利用湿地形态,有机串联起塘、荡、沟、渠,涨水排、枯水补,形成循环畅通的水生态系统。霍泉灌溉工程则多利用自然河道引水,既减少了对自然的干扰,又发挥了对河流生态补水的作用。
沿用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承载着灿烂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确保灌溉工程遗产持续焕发生机,相关部门要摸清“家底”,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编制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加大投入,探索长效管理运行机制,高质量保护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要不断挖掘灌溉工程遗产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工程技术价值、文旅价值和生态价值,使之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持续造福灌区人民、服务地方发展。
还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博物馆、推进现场水文化展示工程,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重要载体,让更多群众更好地认识灌区、了解灌区,参与到保护灌区的活动中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指尖办政务“长三角交政通”服务登陆交通银行APP
“你知道附近哪里有充电桩吗?”“您在我们手机银行APP上就可以查...
“电子竞技指导员”赋能电竞服务业创造就业新角色
5月21日,2023年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总决赛,上千万电竞粉丝关...
这是一个蹦跶着讲和听的故事会丨21读书汇·亲子悦
5月27日下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21读书汇·亲子...
重磅!兆驰晶显与诺瓦星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5月29日,全球Mini/MicroLED显示新标杆企...
精检细修确保暑运安全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
科技点亮童年安全相伴成长弘扬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