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烟台长岛,何以建设“蓝色粮仓”
作者 王娇妮 杨馥宁
眼下正是海带收获旺季,在山东烟台长岛海域的石滩上,养殖户趁着晴好天气采收、晾晒海带,呈现一派繁忙的耕海牧渔图景。
去年年底,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获批成立,成为中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有了“海上粮仓”新名片的长岛,正通过变革养殖模式,以海为田,探索海岛保护开发的新路径。
位于长岛南隍城海域的“经海005号”是一座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平台,搭载智能监测、自动投喂、自动洗网等设备,年产渔获可达1000吨。
该平台技术人员王殿超称,他们可通过操作数字化养殖管理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以及生物监控与作业系统,完成养殖任务。与传统网箱高密度养殖不同,“经海005号”网箱深度达30多米,养殖的海鱼能充分游动,获得类野生的生长环境。
据悉,长岛由151个岛屿组成,海洋物产丰富,海水养殖产业发达,素有“鲍鱼之乡”“扇贝之乡”“海带之乡”等美誉。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近海养殖已经饱和,当地全力推动海水养殖业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并通过科技创新,促使养殖产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目前已投入智能化大网箱12座。
在推广智能化网箱的同时,长岛还探索出“大渔带小渔”的接力养殖新模式。渔民在近岸海域养殖小鱼,等鱼长到合适规格,再由企业放到深海网箱内养殖,实现企业与渔户合作双赢。
“原先渔民把鱼苗养到成品鱼,需要3年时间,中间一旦遇上恶劣天气就会减产,现在只养到4两左右就能投放到深海网箱,由企业继续养殖。”长岛南隍城乡党委书记、乡长葛猛称,这种方式使养殖周期缩短1年,渔户效益增加1倍。
随着海上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当地民众的海洋意识也从“靠海吃海”向“爱海护海”转变。位于长岛南长山街道的孙家村在2016年前主要发展海参育苗行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海洋环境造成了污染。2016年后,该村拆除了岸滩上的100多户海参育苗企业,使美丽岸线逐渐得以恢复。
近年来,孙家村专注发展“零碳经济”,形成集海珍品繁育、海上垂钓、赶海休闲、海上观光、食宿、渔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海洋牧场新业态,对海域资源进行保护式开发。
“我们的海洋牧场通过人工渔礁投放、移植藻类的‘固藻集鱼’方式,营造了近海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孙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成伟称,目前牧场每年产出各类海产品5000多吨,产值4000万元。
炎炎夏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长岛,在凉风习习的海边踏浪赶海,尽享海岛休闲时光。同时,一批筑居山中、海边、花间的精致海岛民宿吸引游客住宿打卡,为当地旅游注入了新活力,拉动经济增长。
长岛地处黄海和渤海交汇处,有3500多平方公里海域、180多公里海岛岸线。“长岛正通过产业模式、绿色低碳理念、应用场景、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为建设‘蓝色粮仓’创造新经验、蹚出新路径。”长岛综合试验区深改办副主任王俊红表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指尖办政务“长三角交政通”服务登陆交通银行APP
“你知道附近哪里有充电桩吗?”“您在我们手机银行APP上就可以查...
“电子竞技指导员”赋能电竞服务业创造就业新角色
5月21日,2023年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总决赛,上千万电竞粉丝关...
这是一个蹦跶着讲和听的故事会丨21读书汇·亲子悦
5月27日下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21读书汇·亲子...
重磅!兆驰晶显与诺瓦星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5月29日,全球Mini/MicroLED显示新标杆企...
精检细修确保暑运安全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
科技点亮童年安全相伴成长弘扬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