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蜡样芽胞杆菌风险防控指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克罗诺杆菌风险防控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相关风险防控技术指导,提升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蜡样芽胞杆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部分菌株能产生肠毒素,耐热性强、不易杀灭,是婴儿配方乳粉风险防控的重要指标;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对0—6月龄婴儿,特别是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免疫受损的婴儿威胁很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规定0—6月龄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检出克罗诺杆菌。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然表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风险具有偶发性、隐蔽性,需要持续采取措施对生产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生产工艺、环境等要素进行风险防控,对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建立系统性风险识别框架、完善全链条风险防控措施和长效机制,对于企业有效防控风险至关重要。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指南》,对行业重点风险有很强的指向性,体现了推动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助力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监管思路。
据了解,《指南》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基于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基本特性,结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干法工艺、湿法工艺流程的特点,对原料、人员、设备、环境等可能的风险输入途径,工艺环节、生产操作中可能造成污染的风险要素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在良好生产规范框架范围内提出了风险防控原则,提供了有针对性风险监控方案及风险防控措施,并就污染的调查、纠偏、清除等关键程序作出指引,供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参考使用。
《指南》是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特定风险要素发布的首批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南。张然介绍,在具体内容上,吸收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国内优秀企业实践,重点突出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风险要素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作为企业完善自身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直接参考。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微生物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将《指南》内容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有机结合、关联运用,切实提升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污染风险防控能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指尖办政务“长三角交政通”服务登陆交通银行APP
“你知道附近哪里有充电桩吗?”“您在我们手机银行APP上就可以查...
“电子竞技指导员”赋能电竞服务业创造就业新角色
5月21日,2023年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总决赛,上千万电竞粉丝关...
这是一个蹦跶着讲和听的故事会丨21读书汇·亲子悦
5月27日下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21读书汇·亲子...
重磅!兆驰晶显与诺瓦星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5月29日,全球Mini/MicroLED显示新标杆企...
精检细修确保暑运安全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
科技点亮童年安全相伴成长弘扬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