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8%、54.5%和52.9%,低于上月0.4个、1.9个和1.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恢复发展基础仍需巩固。
制造业行业景气度出现分化
5月份制造业PMI继续位于收缩区间,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1个行业PMI处扩张区间,行业景气度呈一定程度分化。
产需方面,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和48.3%,比上月下降0.6个和0.5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企业产能释放受到抑制。价格方面,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市场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0.8%和41.6%,比上月下降5.6个和3.3个百分点。
部分重点行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0.4%、50.5%和50.8%,高于上月0.3个、1.2个和1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恢复动能不足,行业PMI回落至45.8%,为近10个月低点。
“5月份,四大行业指数变化呈现明显的结构分化特征。”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分析,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5.8%,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是导致制造业PMI整体下降的主要因素,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降至45%以下,显示基础原材料市场供需两端同步收缩。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扩张,显示三大行业在经历短期波动后较快趋稳回升。从今年以来的指数走势看,传统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处于持续下行势头,而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产业结构的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
企业信心保持总体稳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高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运行基本平稳,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保持乐观。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扩张区间。
非制造业延续恢复性增长
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5%,低于上月1.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4%以上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延续恢复性增长。
“受消费需求加快恢复等因素带动,今年2月份至4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本月指数虽回调1.3个百分点至53.8%,仍高于上年同期6.7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恢复态势。”赵庆河表示。在“五一”节日效应带动下,旅游出行、线下消费等较为活跃,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服务业新动能行业发展向好,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持续高于服务业总体水平。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2%,低于上月5.7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1%,低于上月2个百分点,持续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表示,5月份,新订单指数由4月的56%快速下降至49.5%。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环比基数提高。今年2月份至4月份,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连续3个月运行在55%以上,显示去年疫情压抑的市场需求集中在这3个月强劲释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增需求释放力度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在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后,短期市场需求动能有所转弱,5月份,新订单指数降至50%以下,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也明显增多。需求不足导致价格上涨动力不足,销售价格指数降至50%以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总体来看,非制造业整体呈平稳恢复趋势,随着稳投资、促消费和稳就业相关政策的持续加码,新增需求动能也将逐步累积,拉动经济持续平稳恢复增长。
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
“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在荣枯线下小幅回落,表明经济全面回升态势仍在聚力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订单类指数继续小幅回落,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进一步提至58%以上,表明需求收缩问题仍然突出。受此影响,企业信心仍然偏弱,生产经营活动偏谨慎;需求不足也引致价格类指数回落。要落实好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工作,加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提高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通过提振投资带动企业生产,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消费持续回暖,使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需求进入全面回暖轨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5月份PMI数据继续放缓,反映国内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对宏观政策微调构成一定压力。目前经济整体指向复苏趋势未变,分歧在于复苏力道与年初预期有差距;制造业压力较大,房地产复苏节奏偏慢,海外需求前景趋缓等。整体看,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内需不足仍是主要矛盾,经济复苏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政策仍需适时适度加力。一方面,应继续通过加快财政支出进度、适度扩大政金工具规模、适时推进降准降息等方式,发挥传统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落细“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政策的前瞻性、稳定性、连续性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指尖办政务“长三角交政通”服务登陆交通银行APP
“你知道附近哪里有充电桩吗?”“您在我们手机银行APP上就可以查...
“电子竞技指导员”赋能电竞服务业创造就业新角色
5月21日,2023年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总决赛,上千万电竞粉丝关...
这是一个蹦跶着讲和听的故事会丨21读书汇·亲子悦
5月27日下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21读书汇·亲子...
重磅!兆驰晶显与诺瓦星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5月29日,全球Mini/MicroLED显示新标杆企...
精检细修确保暑运安全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
科技点亮童年安全相伴成长弘扬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