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四川、安徽、浙江等多地密集谋划部署,储备2025年重点项目。明年,我国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两重、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资金成为地方争取的重点。从项目投向来看,各地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民生工程等领域,力争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大项目是投资的重要支撑,今年前10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临近年末,各地密集部署新一年重大项目,为明年投资下好先手棋。湖南省近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思路座谈会指出,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抓细重大项目建设尤其是中央投资项目落地实施。四川省近日召开专题会议表示,要下更大力气谋划好2025年省重点项目,在重点领域上再拓展。
记者梳理发现,两重两新政策成为2025年各地争取的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明年我国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此外,记者获悉,相关部门还将研究提出继续加大两新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
浙江省表示,要积极争取用好两重两新政策和专项债政策,全力抓好相关项目开工建设,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四川、安徽等省份也表示,要围绕国家支持两重两新政策,谋划一批重大项目。
今年以来,两重两新成为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其投资拉动效应持续显现。其中,随着两新政策效应释放,设备购置投资较快增长,1至10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3.3%。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两重项目也加快推进,1至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比全部投资高0.9个百分点。
从各地重大项目投向领域来看,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民生工程等成为重点。四川省表示,2025年重大项目将突出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民生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安徽省2025年将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重大基础设施等。
银川市则已经列出了具体的项目清单。目前,银川已谋划储备1142个2025年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39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9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投资占比45%,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比80%以上。2025年,银川市拟争取中央资金项目466个,包括贺兰山东麓大型灌区建设等两重项目,城市地下管网设施等中央预算内项目,八里桥环卫综合体提标改造等两新项目。
2025年,预计基建将保持较快增长,实物工作量有望进一步回升。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说,财政部门明确后续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明年财政政策将保持较大力度,预计将支撑基建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财政部门明确增加地方债务限额置换隐性债务,预计也将减轻地方债务化解压力,推动基建实物工作量回升。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未来我国基建投资仍有空间,关键要把握基建投资方向。他表示,基建投资要与提高经济增长潜力挂钩,例如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基建和新能源等相关投资投入,提高经济韧性;要与安全挂钩,要有利于实现更加安全的发展。目前诸多城市建设已进入增量建设与存量更新并重阶段,城市地下管廊、燃气管道老化,老旧小区和老旧住房占比逐步提高,有必要加强相关基建,保障民生安全。完善新型能源基础设施、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也是重要方向。
临近岁末,四川、安徽、浙江等多地密集谋划部署,储备2025年重点项目。明年,我国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两重、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资金成为地方争取的重点。从项目投向来看,各地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民生工程等领域,力争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大项目是投资的重要支撑,今年前10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临近年末,各地密集部署新一年重大项目,为明年投资下好先手棋。湖南省近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思路座谈会指出,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抓细重大项目建设尤其是中央投资项目落地实施。四川省近日召开专题会议表示,要下更大力气谋划好2025年省重点项目,在重点领域上再拓展。
记者梳理发现,两重两新政策成为2025年各地争取的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明年我国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此外,记者获悉,相关部门还将研究提出继续加大两新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
浙江省表示,要积极争取用好两重两新政策和专项债政策,全力抓好相关项目开工建设,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四川、安徽等省份也表示,要围绕国家支持两重两新政策,谋划一批重大项目。
今年以来,两重两新成为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其投资拉动效应持续显现。其中,随着两新政策效应释放,设备购置投资较快增长,1至10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3.3%。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两重项目也加快推进,1至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比全部投资高0.9个百分点。
从各地重大项目投向领域来看,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民生工程等成为重点。四川省表示,2025年重大项目将突出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民生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安徽省2025年将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重大基础设施等。
银川市则已经列出了具体的项目清单。目前,银川已谋划储备1142个2025年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39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9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投资占比45%,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比80%以上。2025年,银川市拟争取中央资金项目466个,包括贺兰山东麓大型灌区建设等两重项目,城市地下管网设施等中央预算内项目,八里桥环卫综合体提标改造等两新项目。
2025年,预计基建将保持较快增长,实物工作量有望进一步回升。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说,财政部门明确后续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明年财政政策将保持较大力度,预计将支撑基建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财政部门明确增加地方债务限额置换隐性债务,预计也将减轻地方债务化解压力,推动基建实物工作量回升。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未来我国基建投资仍有空间,关键要把握基建投资方向。他表示,基建投资要与提高经济增长潜力挂钩,例如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基建和新能源等相关投资投入,提高经济韧性;要与安全挂钩,要有利于实现更加安全的发展。目前诸多城市建设已进入增量建设与存量更新并重阶段,城市地下管廊、燃气管道老化,老旧小区和老旧住房占比逐步提高,有必要加强相关基建,保障民生安全。完善新型能源基础设施、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也是重要方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指尖办政务“长三角交政通”服务登陆交通银行APP
“你知道附近哪里有充电桩吗?”“您在我们手机银行APP上就可以查...
“电子竞技指导员”赋能电竞服务业创造就业新角色
5月21日,2023年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总决赛,上千万电竞粉丝关...
这是一个蹦跶着讲和听的故事会丨21读书汇·亲子悦
5月27日下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21读书汇·亲子...
重磅!兆驰晶显与诺瓦星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5月29日,全球Mini/MicroLED显示新标杆企...
精检细修确保暑运安全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
科技点亮童年安全相伴成长弘扬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