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底ChatGPT发布,到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刷屏,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年新学期伊始,多所高校掀起了智能化革新浪潮,接入DeepSeek“满血版”。
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模式和科研范式变革,又避免误用、滥用引发的诚信和道德风险?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呼吁制定高校人工智能工具规范使用指南。
“高校师生广泛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已经成为常态,但对规范使用的边界缺乏统一的认识。”汪小帆举例说,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代写作业和论文、伪造或篡改数据和图表、侵犯隐私和知识产权、违背伦理等,已成为非常迫切的现实挑战。
汪小帆注意到,2023年,国家层面集中出台了一些有关规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文件。比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内容合规方面的责任,《科研诚信规范手册》指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明确标注并说明其生成过程等。
“在规范师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方面,一些高校已经开展积极探索。”汪小帆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刚刚发布了《关于在教育教学中使用AI的规范》,将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规范要求融入“AI+教育教学”改革全生命周期;复旦大学发布了《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了在本科毕业论文中AI工具的使用范围与原则等。尽管如此,这些规定分别针对特定应用场景,且不同学校要求不一致,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出台相关规定。
汪小帆建议,国家层面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工具规范使用指南,明确高校师生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合理边界。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侧重点不同,建议指南分为学生手册和教师手册,并结合使用情况及时更新版本。此外,应分别针对学生和教师编制案例式培训教材,把人工智能工具的规范使用纳入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必修课程和教师培训内容,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提供相应课程。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指尖办政务“长三角交政通”服务登陆交通银行APP
“你知道附近哪里有充电桩吗?”“您在我们手机银行APP上就可以查...
“电子竞技指导员”赋能电竞服务业创造就业新角色
5月21日,2023年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总决赛,上千万电竞粉丝关...
这是一个蹦跶着讲和听的故事会丨21读书汇·亲子悦
5月27日下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21读书汇·亲子...
重磅!兆驰晶显与诺瓦星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5月29日,全球Mini/MicroLED显示新标杆企...
精检细修确保暑运安全
为确保雷雨天气及繁忙暑运铁路行车安全,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
科技点亮童年安全相伴成长弘扬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